我和小书柜300(家用小书柜)

共享单车、共享汽车、共享充电宝……层出不穷的共享创意正在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。本报记者昨天发现,一个共享书架被摆上了海淀区中关村创业大街,读书者可24小时扫码借阅和归还。这也是本市首个被放置在开放空间的共享书架。

喜欢纸质阅读,又不想囤书?来中关村吧,试试北京首款共享书架!

小巧玲珑 最多可容纳约160本书

昨天下午,记者来到中关村创业大街,从大街南侧步行进入,刚走十几米就看到大街右侧印娃图书馆门前的书架了,由于书架尚没有和共享书架有关的招牌,不少路人并不知道这是一个可随意取阅的共享书架。“我们正在做书架的外装饰,很快就会变得显眼多了。”共享书架的发起人、印娃图书馆的创始人李兵说。

共享书架的是一个高近两米,宽40厘米左右的四面可转动书架,上下分六层,最多能容纳约160本书。“最开始我弄了一个书柜,但是发现占地大容量小,所以在网上找了很久淘来了这么一个架子。”书架的每一面都整齐地排码着书籍,类别也五花八门,包括小说、散文、历史、旅游攻略等。谁都可以随意上前翻阅,如果想带走,只需要扫码就能完成。

喜欢纸质阅读,又不想囤书?来中关村吧,试试北京首款共享书架!

“其实初衷很简单,我自己爱看书,在创业大街也经常和看书的年轻人聊天,大家都觉得买书回家是不对的,既占地儿又得不到充分利用,应该拿到公共场所来分享。”作为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创业者之一,李兵很快用创业思维酝酿出了共享书架的概念。

由于书架容量有限,只能放下160本左右的图书,而这个共享书架总共有300多本书的储备,可以随时补充。“一开始有一半是我从家里拿过来的,还有一半是朋友拿来的,但是现在的300多本图书中,除了我和朋友的,还有四五十本是不认识的人送来的。”虽然书架在创业大街设置还不到1个月,已经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。

试用期免费 截止目前没丢一本书

在试用初期,共享书架可免费借阅,为了让书籍既能借出去又能还回来,李兵利用自己的创业团队设计了一个小程序,借书人先加入共享书架的微信号,再用手机扫图书背后的条形码,就可以根据系统要求进行借阅,还书的时候在系统里点一下即可完成了,没有设置借阅时限。“书的信息其实是开放的,我们用手机扫条形码,就可以看到书的基本信息,我们的工程师将这些信息关联了我们的小程序,就可以建立书籍库,扫码将书目录入,方便读者查找和借阅。”

喜欢纸质阅读,又不想囤书?来中关村吧,试试北京首款共享书架!

李兵说,共享书架现身20多天来,反响不错,每天都有十几本的借出和还回量,而且截至目前一本都没有丢。让他觉得有趣的是,虽然只是一个普通书架,但借阅人彼此之前还能产生共鸣。有一次,书架旁两个年轻人同时对一本有关伊朗的旅游攻略十分感兴趣,两个人一边借书一边聊天,最后打算结伴出游伊朗。

未来可能会收费借阅 在中关村多地设点

而对于共享书架未来的拓展,李兵也有自己的想法。目前借阅免费,未来可能会以极低的费用收取借阅费;如果有人特别喜欢借的这本,那就可以通过系统下单买下;用户大量积累之后,还可以通过系统推送书评,甚至组织读书会等线下活动。“其实我不担心丢书,投放的场地只要对路,面对的是真正有阅读需求的人群就可以了。”

李兵目前只是在自己创业项目印娃图书馆的门前小范围试点,他已经和创业大街和中关村西区沟通,未来可能在街区更多点位以及中关村西区的写字楼、办公区设置共享书架,积极营造中关村地区的文化氛围。

北京晚报记者叶晓彦 图并文